距离展会开幕0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长环会办公室

联系人:丁小忠
手   机:13983957410 (微同)
电   话:023-63202811     

传   真:023-67195026

邮   箱:2329190995@qq.com


获取更多信息,请搜索“长环会”公众号。






在线咨询

行业新闻 » 中央万字文件力挺“西部大开发”,重庆成都西安将构筑新格局

2020年,从年初到现在,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了百年来最大的冲击。众多国家都在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努力想寻找到一条在疫情下能让经济重回正轨的道路。

自1978年始,中国打开国门启动改革开放以来,过去四十多年中国经济所走的道路是一条深度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收割全球化红利的道路。依靠东部沿海地区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带动整个经济高速发展。

没人预料到的新冠疫情会在几个月内,深刻的改变了内外环境。全球经济一体化遭遇了空前的重创,依靠外向型作为国家引领经济发展的模式,在各国纷纷关闭国门、收缩对外投资的今天,已显得不再合时宜。

3月以来,以美国为首的欧美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以疫情为由,对中国的敌意和排斥正在上升。在这种大历史背景下,整个国家继续依靠对外贸易、对外投资来作为经济的主动力,这样的路要继续走下去显然会很艰难。

国家的大战略会根据内外环境的巨变而作出调整。

56年前的1964年,就是这样的一个年头。

在那个时间段,中苏关系恶化,两国长达7300公里的边境线,出现了空前的紧张局势。而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又与中国周边多个国家签订条约,结成联盟,对中国东、南部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包围圈。在这种险恶的历史背景下,中央政府开始在这一年,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开启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的建设。也就是后来称为的“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从1964年开始启动,持续到改革开放初期,建设时间接近20年。以“备战 备荒 为人民”为口号,长达十多年时间中,在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历史的发展不会以个人的一厢情愿为转移。在2020这个重要历史转折关头,在外部环境突变后,很难在国际方面找到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那么,外面靠不住,就必须眼光向内,就要在内部打造出经济的新发动机。

昨晚,在推迟后的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前,由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的一份纲领性经济发展文件正式对外发布。

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累计超过万字。共分七大部分,36项具体措施。这也是疫情后,党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布的第一个经济发展的重磅规划性文件。

西部大开发并非新鲜事,这项巨大的国家战略早在20年前的2000年就已经开始启动。为什么还要在今年疫情后这个特殊的时点上,再次强势推出。并给出了从总体要求到发展理念,再到改革举措落实、组织保障等等涉及西部大开发方方面面,共计超万字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在第一段导语部分,就很明确的指出了这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而且这个全面规划,在《指导意见》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上,就很清晰的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目标,“到2035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沿海省市经济高速发展,早已把西部省市远远甩在后面。一些西部省市收入甚至不到沿海省市的一半。从文件中“2035年”、“大体相当”这些关键词看,如果要实现这个公开承诺的目标,那么,在未来15年,西部省市必须保持远远超过沿海省份的经济增速,才可能实现这个目标。这也意味着,未来15年,国家将会把西部省份培养成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

在这份万字《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到名字的有新疆、重庆、四川、陕西、甘肃、贵州、青海、内蒙古、云南等9个省市区。这9个省市区总计人口超过2亿,面积接近全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

四川省和成都市也有在文件中明确提到。

● 支持重庆、四川、陕西发挥综合优势,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

重庆、四川、陕西,这三个省市是目前西部9个省市中经济实体最强,发展程度最高的3个省市。《指导意见》特别指出要把这3个省市打造成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意味着这将是这次西部大开发中起引领作用的3个省市。

● 鼓励重庆、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同样,重庆、成都、西安也是目前西部城市的引领者,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3个城市,最具备成为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条件。现在要将成都等三个城市打造成国际门户枢纽,意味着在未来15年,成都的发展水平将向国际枢纽城市看齐。

《指导意见》中除了明确提到了9个省市重点发展方向,更多是在表述具体的保障和改革措施等。

比如明确提出要完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布局,支持西部地区在特色优势领域优先布局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同时,在西部地区布局建设一批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职学校,鼓励各类企业在西部地区设立科技创新公司。支持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在西部地区设立创业投资子基金。

再比如在“优化能源供需结构”部分,明确表示要“建设一批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构建多层次天然气储备体系,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加快建立地下储气库”。

在“强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部分,提出要加快川藏铁路、沿江高铁、渝昆高铁、西(宁)成(都)铁路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加强出海、扶贫通道和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航空口岸和枢纽建设,扩大枢纽机场航权,积极发展通用航空。

在“拓展区际互动合作“部分,指出要支持陕甘宁、川陕、左右江等革命老区和川渝、川滇黔、渝黔等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毗邻地区建立健全协同开放发展机制。加快推进重点区域一体化进程。

而在涉及到住房问题上,《指导意见》在改善住房保障条件部分中,提出了要积极改善城镇中等偏下及以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城镇稳定就业的无房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

资金投入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必不可少。《指导意见》在财税支持和金融支持这两部分中,明确表示,中央财政在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各领域专项转移支付分配中,继续通过加大资金分配系数、提高补助标准或降低地方财政投入比例等方式,对西部地区实行差别化补助,加大倾斜支持力度。考虑西部地区普遍财力较为薄弱的实际,加大地方政府债券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同时,在风险总体可控前提下加大对西部地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续贷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调配信贷资源,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扶贫产业支持力度。

另外,《指导意见》表示要提高西部地区直接融资比例,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发行上市融资、再融资。西部贫困地区企业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发行债券、并购重组等适用绿色通道政策。

整体上看,这份万字《指导意见》对西部各省市发展给出了很多优惠政策,也指出了发展方向。在疫情后,整体宏观经济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经济复苏之战变得更具挑战性。此时,从国家层面再次重磅推出西部大开发,显然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通过拉动在过去几十年改革开放中落后省市的经济,让中国不沿海的内陆地区经济在未来出现大发展,以此来应对疫情后经济所面临的挑战。

毕竟,在目前外部环境渐趋恶劣的情况下,继续依赖沿海地区经济大发展,来带动整个中国经济大发展,存在太多的变数。而眼光向内,向西,大力挖掘内部经济潜力,则是自己可以掌控的,不会受制于太多的外部因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