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展会开幕0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长环会办公室

联系人:丁小忠
手   机:13983957410 (微同)
电   话:023-63202811     

传   真:023-67195026

邮   箱:2329190995@qq.com


获取更多信息,请搜索“长环会”公众号。






在线咨询

新闻动态 » 稳住经济大盘,生态环境领域该如何发力?

国务院日前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强调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为稳住经济和助企纾困,《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应声出台,提出六个方面33项具体政策措施及分工安排。


生态环境领域如何发挥作用,扛起稳住经济大盘的责任?


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实施


稳住经济,离不开重大工程的实施。


“十四五”规划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正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的重大举措。


为什么这么说?


投资的增长不仅意味着稳定当前的增长速度,还意味着为今后的持续增长打牢基础。


在这方面,《措施》明确,有力有序推进102项重大工程实施,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


国务院近日也出台《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强调盘活存量资产以回收资金,精准有效支持102项重大工程,尽快形成有效投资。


不少专家认为,绿色低碳领域的投资无疑是稳定经济的重要抓手,既能形成新的绿色供给能力,也能带动供需两端的绿色复苏,符合高质量发展的理念。


“绿色投资对维持短期经济增长发挥显著作用。”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邹骥对记者表示,“‘十四五’期间,在传统产业绿色改造领域、绿色低碳城镇化建设领域以及新能源建设领域,总投资可达45万亿元。此外,与‘双碳’工作相关的投资为经济增长提供推动力。”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实施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应作为重要内容。


4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提出,要加强城市和农村的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建设,这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既能积极扩大生态环境领域有效投资,也能加快补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解决突出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对此,生态环境部在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以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分类施策,精准借力,逐步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


推动生态环保产业发展


实施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除了能发挥环保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能培育壮大环保产业,这也是多措并举助力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路径。


《措施》中共有四个方面8项措施与生态环保产业直接相关,紧贴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增长点。


在财政政策方面,适当扩大专项债券支持领域,优先考虑将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项目等纳入支持范围。


在货币金融政策方面,继续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建立“三农”、小微企业、绿色、双创金融债券绿色通道,为重点领域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在稳投资促消费等政策方面,加快推进一批论证成熟的水利工程项目,切实提高水资源保障和防灾减灾能力,因地制宜继续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优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站)投资建设运营模式。


在保粮食能源安全政策方面,要在确保安全清洁高效利用的前提下有序释放煤炭优质产能,在确保安全生产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支持符合条件的露天和井工煤矿项目释放产能,用好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和银行贷款。加快推动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统筹安排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项目用地用林用草用水,重点布局一批对电力系统安全保障作用强、对新能源规模化发展促进作用大、经济指标相对优越的抽水蓄能电站。


不难发现,稳住经济并不意味着重回“老路”,而是在高质量发展框架下的稳中求进。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席北斗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迎来春天”,同时“传统产业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生态化和绿色化的清洁生产改造升级迎来春天”。


值得注意的是,《措施》中提及“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的“存量留抵税额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按月全额退还”,则是3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的具体政策安排,目的同样是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强力支撑。


如此为小微企业“输血”“活血”的政策,在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投资与产业综合研究所副所长程亮看来,既能促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的高质量发展,又能推动环保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还能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统筹做好深化“放管服”改革


稳住经济大盘,必须全面落实好“六保”,尤其是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不难看出,《措施》也对此进行了分工安排。


对生态环境领域而言,如何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民生的关系,统筹做好深化“放管服”改革?


强化环评保障。这既是在发展中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同时也对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


102项重大工程的实施,更多稳增长措施的落实,离不开环科学合理的评保障方案,必须细化落实,把相关项目纳入环评审批服务“三本台账”管理,提前介入、全程跟踪、定期调度。


环评服务也体现在保粮食能源安全方面。数据显示,为做好能源保供,服务经济平稳运行,2021年,生态环境部就推动加快环评手续办理,助力提升释放合法煤炭产能1.4亿吨/年。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做好重大投资项目环评工作的通知》,目的就是强化环评保障,推进重大投资项目落地见效。


不过优化环评审批流程并不意味着“任意放行”,经济要稳住,发展也要安全。要注意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这既是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也是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体现。


在保基本民生方面,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就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面临能源保供新要求,生态环境部门也要明确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先立后破、不立不破、有备无患的原则,指导地方科学规划清洁取暖技术路线。


在保市场主体方面,也要不断优化执法方式,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同时也要深入了解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实际困难和政策需求。


越在困难的时候,越要统筹做好深化“放管服”改革,总结起来,就是更加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更加强化指导、帮扶、服务,更加注重包容、适度、求实。


目的只有一个,统筹兼顾,将稳住经济大盘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