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作为项目开工建设的前提,通常耗时较长。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调研发现在环评编制过程中,企业需要支付监测费,增加了环评编制成本。为解决这些“痛点”,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开发了“环评监测数据一键查”系统。
“通过该系统,建设单位、环评编制单位和个人可申请查询数据,最快于当天获取申请内容。”重庆市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主任苏晴介绍,该系统是目前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的“环评监测数据一键查”系统,它的上线是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提升环评审批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将更好地保障重点建设项目、重点民生项目等落地。
据悉,“环评监测数据一键查”系统以“一图”“一库”“两端口”为主要内容。
“一图”是将监测点位、工业园区范围、“三线一单”环境管控单元等全部耦合的GIS地图。“一库”指数据库,该库共包含了200余份监测报告、15.2万条地表水、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的监测数据库。“两端口”指互联网端以及内网端,其中,互联网端面向环评编制单位和建设单位,内网端面向系统管理单位。
为保障数据的真实可靠,系统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重庆市和各区县生态环境监测部门,且这些数据在用于该系统时已经通过上级部门审定、核对。数据来源于官方权威监测,将有力打击环评监测数据作假,提高环境监管效率。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将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数字化转型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按照数字重庆“1361”总体架构,建成并上线运行“生态报表”“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共归集入库问题22413个。按照数字重庆建设整体部署要求,组建13个工作组,深入开展核心业务梳理和“三张清单”编制工作。
8月16日,美丽重庆建设大会召开,重庆进一步明确了目标,未来五年,重庆将有效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迭代升级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等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坚决打好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攻坚战,全面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实现全市域生态环境质量、城乡大美格局、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数智化水平的显著提升;推动自然之美、城乡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生活之美整体跃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和美丽美丽重庆建设大会的重要精神,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将“路线图”变“施工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开展塑料固废污染治理,整体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品质,持续加强重要生态系统保护,着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数智化。
此外,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还将筑强“生态环境跑道”、搭好“生态报表”平台,从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等方面优选重点指标,开发市、区两级“驾驶舱”,数字化、图表化分档晾晒区县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