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环会办公室
联系人:丁小忠
手 机:13983957410 (微同)
电 话:023-63202811
传 真:023-67195026
邮 箱:2329190995@qq.com
获取更多信息,请搜索“长环会”公众号。
4月10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组织召开2023年川渝跨界流域水环境联合执法视频动员会,安排部署联合执法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工作要求。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二级巡视员漆林,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环保总监刘华太参加会议并讲话。2023年川渝跨界流域水环境联合执法工作组,川渝两省市有关市、区县生态环境局、河长办、公安、住建委、农委等部门有关人员参加会议。
近年来,川渝两省市生态环境执法部门携手强化“上游意识”、共担“上游责任”,连续3年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推动川渝共同守护巴山蜀水美丽画卷。本次跨界流域水环境联合执法旨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部署,推动成渝两地双城经济圈水环境共保、水污染共治,深化川渝两地联合执法工作,助力水环境质量改善,保障跨界流域考核断面稳定达标。
本次联合执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省(市)级联合执法,为期一周,由重庆市、四川省分别设立4个现场检查组,开展跨区域交叉执法现场检查。第二阶段为区县级联合执法,即4月起至11月底,由重庆市合川区、潼南区、荣昌区、梁平区生态环境部门分别联合四川省广安市、资阳市、内江市、达州市生态环境部门,对重点区域内的重点点位开展现场检查,其余毗邻地区开展常态性联合执法和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根据川渝跨界流域考核断面水质变化情况,还将适时开展抽查督导。
为期一周的省级联合执法围绕嘉陵江流域,涵盖南溪河、琼江、大清流河、铜钵河等4个跨界流域,聚焦工业企业、污水处理厂、畜禽养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产养殖等7类污染源;主要查处无证排污、超标排污、违规建设、岸线乱堆等12类违法行为。将通过协同行动,进一步把重点流域的重点问题找准查实,推动各地从根子上协同解决水环境保护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和根源性、系统性问题,为两地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筑牢基础。
会议指出,川渝两地生态环境部门要通过此次联合执法,携手打造助力成渝双圈建设的示范,聚焦破解跨界执法难、协助执法难等问题,在纵深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环境共保中抢抓新机遇、实现新作为。
携手打造行刑衔接的示范。进一步发挥川渝两省市之间,省级与市、区县之间,行政执法部门与司法机关之间的联动优势,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
携手打造执法大练兵的示范。聚焦案件查办、案卷质量、科技手段运用等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把大练兵融入联合执法全过程各环节,突出实战、实训、实效,携手打造具有川渝特色的练兵品牌。
携手打造闭环管理的示范。用好用活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集中督导“十步法”,强化“区县自查、征集线索、制定方案、听取汇报、查验资料、现场督导、集体会商、分类处置、督促整改、强化宣传”全环节的闭环落实。
携手打造党建统领的示范。成立临时党支部,明确廉政监督员,推动党建与业务在联合执法一线深度融合。
携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示范。加强典型案例收集解析和整理报送,丰富宣传形式、拓展宣传载体,形成前期有启动报道、中期有工作报道、后期有汇总报道、全年有跟踪报道的宣传格局,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赢得社会各界理解支持。
携手压实联合执法纪律的示范。严守政治纪律,坚决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严格遵守党风廉政规定,加强廉政监督,并自觉接受被检查对象的监督。
“川渝跨界流域水环境联合执法是今年的第一次联合行动,要切实担起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环境共保的政治责任,敢打敢拼、担当作为,在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上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为共抓长江大保护、共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重庆市、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局)有关负责人在工作动员会上表示。